欢迎您光临古华中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文摘.科学假说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9-05 10:06:16   发布人:古华中学   

文摘:

科学假说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新路径

科学假说就是结合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自然界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作出推测性的解释。

科学假说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路径:1. 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及意义。科学假说主要具备四个基本特征:科学性、假设性、解释性与预见性、暂时性和检验性。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科学假说具有以下具体意义:首先,科学假说能够将学生被动接受地理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能动的、自觉的探究活动。其次,科学假说是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接近客观地理真理的重要途径。再次,科学假说是开拓地理新领域、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最后,科学假说能够激发学生的多元观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2. 科学假说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假设是科学假说的出发点或萌芽,科学假说则是假设的验证结果。3. 科学假说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路径。科学假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般应用路径是:通过科学史中的反常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并帮助学生将问题明确表述出来,进一步缩小解题范围。随后,教师提供开放性资料,供学生查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料或事实。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初步的解释、推测或假设,选择与问题相关的重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最后,学生对于问题相关的各种科学假说进行分析与选择,判断这些假说是否切合所提出的问题。

科学假说视角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1. 基于事实,建立科学假说。2. 辨析证据,支撑科学假说。3. 创设意外,质疑科学假说。4. 创新思维,完善科学假说。5. 建构模型,解释科学假说。6. 综合分析,更新科学假说。7. 横向梳理,比较科学假说。8. 诱发冲突,反思科学假说。

摘自:科学假说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新路径  陈民兵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5年第4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曙光路89号   电话:021-57180970
网站访问量:1088182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