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古华中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文摘.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发布日期:2022-10-08 09:11:11   发布人:古华中学   

文摘:

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规则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标志。

学生规则意识缺乏原因分析:1.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2. 社会环境影响。3. 家庭环境影响。4. 学校教育的工作缺失。

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策略:1. 利用课程资源,做好课程育人。意识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学校要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出发,利用好《道德与法治》课,做好学科德育工作,将规则意识寓于课堂教学之中。2. 创设活动情境,体悟规则内涵。规则意识的提升离不开主体在社会化交往中实践规则的具体感悟。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以遵守规则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借助活动体验,使学生在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理解过程中产生对遵守规则的共情、反思、体悟,帮助学生认识规则意识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内化规则意识,养成守规矩的习惯。3. 鼓励学生表达,促进规则内化。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和规则意识培育的抽象性,鼓励学生表达自身关于规则的经验也是促进学生规则意识内化的手段。学生表达自关于规则的经验也是促进规则认同的过程。只有认同规则,才会遵守规则。4. 提升教师德育素养,为培育学生规则意识提供支持。教育本身的价值属性或者“德育性”要求所有教师,无论在学校哪个岗位上,也无论教授哪一门课,都有直接间接的德育责。学生规则意识培养也与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德育素养息息相关。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德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尽可能地将规则意识浸润于学生的内心。5. 营造民主氛围,促进家校合作。规则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一种人为的主观建构。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真实反映教育现象的规则,才能为实现规则教育提供前提。儿童规则教育合法性的基础在于规则本身是否符合规律,是否能满足儿童成长需要。为此,应着重强化规则教育过程中的民主性,面向学生协商规则、制订规则、实施规则,同时邀请家长共同探讨规则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理念、方法、手段,努力使家庭和学校在规则意识的培养上相统一。

摘自: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郭威,李敏    《班主任》2021年第11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曙光路89号   电话:021-57180970
网站访问量:1088182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