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预测”阅读策略指导
“预测”作为一种阅读策略,是指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去猜想故事发展,推想故事结果,并尝试续编故事的能力。
“预测”阅读策略指导的实施路径:
情境创设——培养预测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预测,可从激发兴趣入手,创设预测的情境,通过情景的引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猜想或推测接下会发生的事情。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培养学生预测的兴趣。
方法指导——把握预测的依据:阅读理解离不开联想和推测,在预测方法指导上,教师可以通过研读文本,把握预测训练的要点;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预测股市情节、文本内容、故事结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紧扣故事情节,在转折处预测故事发展;2.比较“关键词句”,在语言中预测文本内容;3.巧用故事留白,在结尾处迁移口语表达。
多元评价——体验预测的乐趣:阅读素养的评价需要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活动中展示出阅读能力和素养。儿童阅读目标中的阅读策略与方法中的评价内容可以用于检验“预测”阅读策略的效果,并让学生体验到预测的带来的乐趣。阅读中的预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期待,珍视这种阅读期待,有助于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意识。教师应为学生阅读预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方法。1.阅读过程中的交流评价;2.阅读实践中的迁移评价;3.阅读活动中的行为评价。
摘自:小学语文“预测”阅读策略指导探微: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陈曦 文 《阅读(教学研究)》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