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价值
散文文体兼具语言表达与情感意蕴,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价值,具体来说,由内容(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形式(情感状态、感觉水平、形象加工)和功能(情绪转移、情感调控、情感辨认、体验理解、自我愿望)组成了三维结构。
1. 丰富儿童的情感感受。散文中的内容丰富,蕴含道德观念、理智认知和审美体验。阅读散文,可以让学生获得道德示范、认知发展、审美陶冶等丰富多维的情感感受,与自然、社会、学生自己产生情感关联,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生,达到情感共鸣。
2. 磨炼学生的情感直觉能力。形散神聚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多样的散文形式和看似随意的结构安排,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期中的内在关联,发现情感的逻辑脉络。这一过程诱发着学生的情感投入,促使学生对散文文本进行深度加工,觉知创作者的内心情愫。
3. 培育儿童的情感理解与认知。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进而促进认知发展。情意兼备的散文教学为儿童情知共进提供了媒介。
散文阅读重拾情感教育的策略:(1)聚焦“这一篇”散文,感受作者的独特情调。(2)寻味蕴含的情,在情境中触摸情思脉络。(3)体悟隐藏的“我”,提升儿童的情感认知能力。(4)获得审美的品格,构建儿童生命的情感兼职观念。
摘自: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缺失及优化策略 顾芳 文 《阅读(教学研究)》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