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古华中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文摘.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日期:2019-12-02 09:26:24   发布人:古华中学   
 

文摘:

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默读文本,才能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

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默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自主默读,运用批注提升感知力。默读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在自主掌控的阅读节奏中进行有效地批注。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静思默读中通过有效地圈点批注,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力,更有利于学生做到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习的效果。

2. 反复默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会就学生提出的关于文本的质疑,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将学生对文本的被动吸收转化为主动探究。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因此,反复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3. 默读思考,培养阅读感受力。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这种体验和感悟的培养,是需要读者能静下心来默读思考,细细品味获得的。

4. 默读反馈,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三者之间潜心入境的对话。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体会文本内涵,教师一定要耐心,给予学生集中品读文本的时间,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文章,并且尝试一定量的写作表达,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摘自:简谈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陈铮    《阅读(教学研究)》2019年第9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曙光路89号   电话:021-57180970
网站访问量:1088182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