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
职能分工:系统整合的前提: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试图将各方教育力量聚合起来,形成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合力,以为班主任工作提供社会支持,减轻班主任的精神压力,最终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然而,各种教育力量的聚集并不能自动生成教育合力,它需要众多条件的保障与促成。其中,各种教育里间明确的职能分工是首要条件。基于职能分工的重要性,学校管理者在构建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时,首先要做的便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问题明确划定各方教育力量的工作职责。
共同教育价值:系统整合的精神纲领:教育是一种价值引领的实践活动,共同价值在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此支持系统中,如果各方教育力量拥有共同的教育信念或信仰,那么他们在教育行动中便能够产生共同的方向。
教育制度:系统整合的刚性保障:1. 对学生问题处理方式的规定,主要指对一些常见学生问题的处理程序,为各方教育力量的工作提供明确指导。2. 各方教育力量职能分工的规定,包括他们各自的工作内容、所需能力等。3. 各方教育力量利益分配的规定,包括工资待遇、绩效考核及奖惩措施、专业培训等方面。
研究与培训:保持系统活力的途径: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变迁的动力来源于:1. 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会对系统中原有的共同教育价值产生冲击,从而推动系统的整合机制发生整体性变化。这是一种缘起于抽象理念的变迁。2. 学生的新问题。在应对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也会产生相应的调适,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这是一种源自于工作对象的变迁。3. 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在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会暴露出职能分工和制度设置等方面的问题和局限,教师便会对其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产生对其进行完善的新认识。这是源自于实践的变迁。
摘自: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 汤美娟 文 《班主任》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