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初中物理“诊断性补偿教学”策略
“教学诊断”和“补偿教学”的概念及优势:“教学诊断”是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细致地记录、归纳、梳理和总结,结合教学经验来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原因来找到解决方法,以正确理论来指导物理教学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补偿教学”是一种相对特殊方式,先要找到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执行帮助措施来弥补缺陷,减少物理学习困难。在“诊断性补偿教学中”,教师找到学生学习中弱点,弥补原有缺失,降低学习困难,从而避免学习中失去信心的现象,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初中物理“诊断性补偿教学”策略研究初探:1. 诊断性补偿教学的备课策略研究。教师综合运用集体备课和自主备课方式,备好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发展物理综合能力,注重个体学习能力的增强。2. 诊断性补偿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等多个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构建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形式来达到优势互补、实现互帮互助,激励学生学习兴趣。3. 诊断性补偿教学的作业策略研究。在选择作业内容时,要尽量贴近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激发他们做作业兴趣,达到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目的。4. 诊断性补偿教学的辅导策略研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适度调整,采取针对性辅导策略,以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来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积极鼓励,提升个体物理学习能力。
摘自:初中物理“诊断性补偿教学”策略初探 怀伟军 文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