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古华中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文摘.“指向表达”的古诗文教学
发布日期:2020-11-02 08:36:09   发布人:古华中学   
 

文摘:

“指向表达”的古诗文教学

学以致用是古人总结的读书经验,经典古诗文学习应当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活性因子”,进一步则成为学生可以言说的语言材料。为此,我们主要探讨“指向表达”的古诗文教学的基础、关键和目标,使古诗文教学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积累:古诗文教学“指向表达”的基础: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当学生背诵积累的古诗文达到一定数量,他们才能取其精华,进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1.广开渠道,拓展积累宽度。2.强化记忆,确保积累深度。

理解:古诗文教学“指向表达”的关键:理解是关键,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诗文大意的基础上才能记得牢,才能用的对。1.优化结构,把握大意,促进积累。2.知人论世,深化理解,促进语言。

运用:古诗文教学“指向表达”的目标:1.鼓励活学活用,强化运用意识。鼓励学生将积累的古诗文运用到生活中、文章中,启发学生活学活用,使积累的古诗文能够为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服务。2.开展诵写讲活动,促进有效运用。指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融创作背景、作者身世、诗文情境、诗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等素材于一文,将古诗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讲给他人听。在“翻译”和讲解过程中,学生可以领会到古诗文布局的严谨、用语的简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大量的诗文名句,并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自如地使用这些诗文名句。

“指向表达”将古诗文教学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等环节有机统一起来,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能力的发展,为古诗文教学打开一片更为广阔、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天地,它关系到我们以何种方式来有效地传承经典古诗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自:“指向表达”的古诗文教学初探  丁宏喜    《阅读(教学研究)》2020年第5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曙光路89号   电话:021-57180970
网站访问量:1088182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