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班主任积极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与积极的情绪管理:基于积极心理学原理的情绪管理通常简称为积极情绪管理,是指在情绪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管理消极情绪,更要管理好积极情绪,主要以培养、放大和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和幸福感为目标,特别强调品位在其中的作用。
班主任为什么要进行积极情绪管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不仅可以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同时还能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更重要的事会使个体随后的思维和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进而获得更多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扩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在认知方面,积极情绪能够扩展班主任关注的范围以及思维的多面性与深刻性。2. 在师生关系方面,积极情绪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3. 在积极品质养成方面,拥有积极情绪的班主任更容易升华自己的行为反应。
班主任积极情绪管理的主要特点:1. 强调通过品位来提升或扩大已有的积极情绪。班主任主动品位的策略:善于发现;乐于分享;沉浸专注;及时激励。2. 提倡主动预防消极情绪。预防策略有:增强心理体质;远离消极情境。3. 讲究重视整体性管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出积极的教育表情;要善于合理表达自己的两种情绪,做到严慈相济。
班主任积极情绪管理的理论及相应的操作:1. ABCDE理论。旨在鼓励人们寻找消极事件中的积极成分,培养自己的积极思维习惯。反驳消极信念的三个途径:提供不合理证据;寻找其他可能性;去灾难化。2. 冷热系统模型。即个体在自我控制过程中有冷、热两个系统,两个系统彼此联系。
摘自:班主任积极情绪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张宝菁,任俊 文 《班主任》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