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2020年10月)
1. 《把时间当作朋友(青少版)》
作 者: 李笑来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
百万畅销书《把时间当朋友》青少年定制版;
终结拖拉,让父母省心的自我管理书;
帮助孩子开启心智,成就梦想!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生青少年重新认识时间、自我成长的书。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管理,指出正确的时间观念是成长和成功的关键所在。书中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幽默的语言讲述方法和道理,青少年只有在接受现实、认清自我的基础上,开启自己的心智、提高思考能力,养成好的活和学习习惯,才能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对青少年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因为成长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时间不可管理,需要管理的应该是自己。
作者简介:
原新东方名师,著名天使投资人,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多本畅销书,现为情非得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致力于让一部分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2001年~2008年,李笑来入职新东方教育集团,任职国外部高级教师,因讲课风趣幽默深受学生、网友喜爱;期间著有《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TOEFL作文6分作文》等英语辅导类书籍,销量极佳,一直位于同类图书销售榜前列,是多数考生参加出国考试的必读书目。2008年8月,李笑来创立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李笑来创立比特基金,专注于互联网、比特币相关领域的天使投资。2015年,李笑来建立情非得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7月,李笑来在得到 App 里开设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试读:
有一天下课之后,一个男同学递给我一本《TOEFLiBT高分作文》,想请我在上面签名。这本书是我写的,一直以来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我给他签名的时候,他问我:“老师,你说,如果我把你这本书里的作文全都背下来,到了考场上照写一篇,会不会被判雷同呢?”当时我一听就有点生气。虽然没有发作,但是语气有些不太友好:“你说呢?”那个男同学脸红了一下,迅速走掉了。
其实,在这件小事中,真正受“伤害”的是我这个老师。
我是一名英语老师,英语作文一直是我最喜欢教授的科目。这门课可以讲的内容非常多,而我在课堂上很少讲语法、词汇、修辞之类的东西,我认为那是同学们很容易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我更喜欢讲思维方法,因为这个才是写好英语作文的关键所在。只有想清楚了,才可能写清楚。
在课堂上讲解如何思考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帮助我自己锻炼思考这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能真正帮我的学生们写好作文,他们上我的课也非常开心。可是那位找我签名的男同学却彻底打击了我。我那么卖力地讲道理:思考很重要,要学会思考!结果,别说思考,他连作文都想要抄现成的。难道我的课讲得那么没有效果吗?我上课时表达得还不够清楚吗?“作文,当然要自己写;就算范文,也是用来参考的。”而且我在《TOEFLiBT高分作文》的前言里花费了许多笔墨去讲如何参考范文。结果怎么会是这样?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极大,当我仔细分析原因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一个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写作文、考试想抄作文的同学,你说他懒不懒?非常懒!但是,一个这么懒的人,为什么又愿意把书里的185篇作文,全部背下来呢?能够下定决心背这么多文章的人,怎么能说他懒呢?简直就是非常勤奋呀!
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如此懒惰的学生,却又貌似勤奋呢?我真是哭笑不得。而且要命的是,还不止一个学生这样问我。许多很努力的学生都曾半开玩笑地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所以,这肯定不是个别人的疑惑,而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
经过反复询问,认真观察,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是因为他们得了一种“病”——时间恐慌症。
据我了解,这些同学都非常勤奋,周一至周五按时上下学,周末还要起个大早去各种补习班里上课。他们偶尔也会玩玩手游,也许还会看看电影,但他们更多的时候都在努力,甚至废寝忘食。正是一种叫“没时间了”的想法使他们“勤奋”,同时,他们也因为“没时间了”总想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是想着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这个世界上有捷径吗?显然没有,而“没有时间了”却是冷冰冰的铁一样的现实。
“没时间了”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你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必须要抓紧时间吃早饭,否则上学就会迟到;放学后到睡觉前你只有三四个小时,你必须写作业、复习、预习,你不抓紧时间根本完成不了;一个学期只有四五个月,你要在此期间学习各样知识,参加各种补习,做海量的题目,否则你就应付不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你总是在面对“没时间了”。当这种感觉变成一种恐慌引起慌乱的时候,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凡事走捷径,变得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时刻感到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会感到自卑。
但是面对同样的困境,每一个班上都会有一小部分同学,他们丝毫不恐慌,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他们总能从容地面对所有事:按时交出不错的作业,从容地参加每一场考试,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在一样有限的时间面前,他们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慌乱?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2. 《学会自己长大》
作 者: 和云峰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
北大博士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青春自助手册;
助力成长、解决困惑的梦想导航书;
袁隆平、吕同舟、李镇西、卢勤及众多名家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致成长中的青少年,关于你的学业、情感、青春与梦想!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涉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开的七类问题:自我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和目标生涯规划问题,是北大博士和云峰老师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青春自助手册。
书中没有倚老卖老的姿态,没有千篇一律的说教,完全是平等而真诚的态度,充满着机智诙谐的幽默。如果阅读时,书中的一些言语打动了你,一些文字启发了你,那么这些都仅仅是一个开始,*重要的是你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你的生命中去。再好的方法也需要你的执行,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改变一点点,坚持下去,一年后,变化超乎你的想象!
相信在这本书中你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你顺利度过美好而富有挑战的青春期。
作者简介:
和云峰:独立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梦想村村长,畅销书作者,著有《学会自己长大》《学会自己发光》《高中三年,我的奋斗我的梦》系列;
致力于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研究,将全球优秀北大校友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传播给大众,帮助新时代爸妈教出学会自己长大的孩子。
微博 @和云峰
微信公众号:成长家园(ID:growhome)
试读:
《学会自己长大》序
关于成长,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意,自《学会自己长大》出版到现在快6年了,这6年我和上万名读者同学交流,看到了更多人的成长和问题。在今天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一切变化太快,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和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变化是唯一不变”的时代,唯有面向未来,立足当下,学会自己长大,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让自己有竞争力!
《学会自己长大》是我做了数十万人讲座和分享后的思考,正如那句话“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只要我们还有生命,就一定会成长,而成长为什么样子,我们每个人则不相同。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唯独忽略了自己的,一比较就出现了落差,当你无法面对落差时,它成了你成长的刽子手;当你能坦然面对,更去利用它时,它又成了你成长的动力。随着成长,我们的认知圈会不断扩大,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于青春和成长,我们逃不开七类问题——自我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和目标生涯规划问题。我一直认为问题意味着进步的机会,解决了问题就是一种进步,我们要成长就会突破原来的“空间”进入更大的“空间”,在新的“空间”就会遇到新的问题。
很多同学在遇到问题时,总渴望外界有人能够给予帮助,仿佛外人总有一副“灵丹妙药”,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每个人的问题各不相同——即使问题相同,出现问题的人与环境又不同。这样的万能钥匙很难寻到,我一直信奉“答案不在别人身上”,自己的问题答案始终在自己身上。今天的我们缺少的不是单纯的方法,而是缺少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可能看过不少解决问题的书籍,但你照做了还是有很多问题,我不太喜欢直接给“答案”的书籍,更何况所给的答案又未必是你所需要的答案。
“自己是一切的根源”,在“互联网 ”时代,“连接”和“数据”是它的两大核心,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和任何人连接,能够在互联网上获得我们想要的内容;在今天和未来,你会越来越成为“中心”,“学会自己长大”会越来越重要。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重新梳理了《学会自己长大》,我希望大家能够在“互联网 ”的新时代学会自己长大。同时,在原来的基础上,经过近5年和上万名同学一对一交流和指导,加上我自己在“互联网 ”下学习和成长的实践和研究,要完成当初对很多读者和同学的承诺,将《学会自己长大》的系列完成!
在《学会自己长大》系列中,我将向大家展示一个全新的思考和成长体系:面向未来,在“互联网 ”时代,我们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在现在和未来有竞争力,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要想获得这些思考方式和能力,该如何锻炼和培养?
我一直秉持这样一个观念:学习,一切在于自己!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水跟前,却无法让它饮水;你可以将一个人带到教材跟前,但不能逼他思考。正如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也受学生的支配,如果老师给学生提供的东西学生不去学,那他什么也教不了。所以说,自己是一切的根源,再好的方法也需要你的执行!
我觉得一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告诉你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而是教给你针对自己的问题如何思考,如何分析自己的问题,如何找到自己出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行动,有千百个好想法不行动不落实也是没有用的。
这些年,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为什么我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学习和发展,难道仅仅我一个人的专业是计算机吗?为什么我在高中比大多数人学得轻松?为什么到了大学我依然可以学得那么自如?今天很多人讲跨界,专业上我跨了几个,工作和创业更是跨了多个行业,为什么会如此?……在这套书籍中,我也都会给大家一一分析。
我想给大家一个与众不同的《学会自己长大》,希望它能成为大家青春和成长的一部分,这本书不仅仅有文字,还有我关于学习和成长的视频和音频。在书中,你可以记录每章的阅读感受,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看我在“成长家园”(growhome)微信公众号中更多关于学习和成长的内容,还可以看到我讲的视频和音频。时代已经发生变化,我们无法阻挡趋势,既然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工具和思维更好地成长!
在未来,我想在全国发起“学会自己长大”行动,建立“学会自己长大”社群,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希望这套书会是一个纽带,连接着更多愿意成为更优秀自己的你!
说实话,没有人希望遇到问题,可是我们要成长就一定会遇到问题,既然我们无法逃避问题,那我们就面对问题。遇到问题不是一味地向别人要方法要答案,而是自己主动寻找方法,要思考反思,要从自身找原因。当你学会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你就获得了主动权,从而掌握了明天。在你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请遵循三个原则:
原则一:平复情绪——在遇到问题时,尽可能平复自己的情绪,冲动是魔鬼;
原则二:自己是根源——在分析原因时,尽可能把自己当作一切的根源,不要把原因归结到别人和其他因素上;尽可能从自身找原因,找出改善这个问题自己可以做的方面;
原则三:重复乃至成为习惯——解决问题,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一旦你找到问题根源,有了解决办法,就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不断重复下去形成习惯,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形成习惯,把寻找方法的过程形成习惯,把解决方法的过程形成习惯,把解决问题的坚持形成习惯。
3.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作 者:(美)约翰·D.洛克菲勒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推荐理由:
洛克菲勒家信读本,美国家族世代相传的教子经!
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子,给儿子在学识、品格、仪表、交际、事业、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人生忠告
给年轻人许多深刻的教诲,在获取财富、成就事业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指导,是每一个有志追求成功的人都应该学习的人生指南。
字里行间折射出这位能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深沉的父爱,受到世界各地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的赞美。
内容简介:
本书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家书。洛克菲勒白手起家,成为历史上超级富有的人不是偶然,而他对于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在磨难中发展自己等,所思所想,句句精辟。
洛克菲勒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一位充满智慧的创造者,还是一位慈祥、教子有方的父亲。他知道,能带给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习性。在今天,经历了人类历史100多年的洗礼,绵延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这个世界上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之所以能将家族的辉煌与成功延续至今,和他们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本书的动人之处在于洛克菲勒不仅仅在教导儿子如何赚钱,更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活,怎样活得有尊严且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作者简介:
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实业家、超级资本家、慈善家,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创办人。
试读:
第十六封
用目标来指导行动
亲爱的约翰:
你能成为标准石油公司的领导人物,不仅仅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但是,你必须清楚,你不能仅仅是享受这份光荣,更重要的是担当起你应该承担的责任。不然的话,你会愧对这个荣誉,更会愧对大家对你的期待和信任。
你要记得,你是标准石油公司的中流砥柱,公司事业的发展和你个人的荣辱已经休戚与共。因此,你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实话说,你要想让大家都认可你,承认你的能力,就必须学习更多的东西来胜任这个职位。目前,你要想想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每个领导都是带领下属冲破层层艰难险阻的领路人,给下属以希望,做到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无论是哪个领导,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诸如扑面而来的大量信息,突然发生的事件,做也做不完的工作,投资人、顾客的无礼要求,员工的不满意,挑战性的事件,等等。这些都十分繁琐,会让你非常疲惫,也会经常让你感到焦虑、压力和恐惧,以致使你失去实现梦想的信心,变得不知所措。
但是,比起当一个浑浑噩噩、毫无工作干劲的领导来说,似乎当一个充满斗志和自信的领导更简单些。因为,你只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公司工作就可以。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是心甘情愿而不是迫于无奈。
作为标准石油公司的领导,我既有威信,又能够享受轻松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手下的人能够保证完成我交给他的工作,这就让我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也就是说,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以及怎样能增加经济收益。
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执行力。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一件事,就会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处理,这样很快就能得出结果。人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使人生发生变化,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相信你能改变态度。
聪明人选择的态度往往是对自己好的。擅长管理和领导的人,总会扪心自问:以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目标呢?是鼓舞、激励的积极态度,还是同情、抱怨的消极态度?总之,他们一定不会选敌对、冷漠的态度。
假如你认为自己就是一统天下、专制的国王,那么你最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法王路易十六。
而我从来不会主动制造矛盾、飞扬跋扈,也不会给自己和员工太大的压力,反而处处鼓励员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并且针对他们每个人的特点来给其合适的岗位,以此来实现我的商业目标。
想要做到这一点,你就要懂得通过设立目标来促进员工的行动。
我是一个目标至上的人,从来不肆意夸大我的目标,只是会对目标的功能非常看重。我认为,目标才会真正激发我们的潜能,才会促使我们去行动,才会推动我们去想各种方式和方法。明确的目标会让我们更加坚定。
凭借以往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的所有行为表现和完成工作的能力,都由他的本质目标所决定,而和他为了实现目标所做的事关系不大。
仔细想一下,并不是非要一个洞挨着一个洞地打过去,才能够最终完成高尔夫比赛。因为,你每打出一杆的目标就是能够尽可能地把球打进洞里。
我做管理和指挥的时候,全靠目标掌舵,目标高于一切。在做事之前,我总是先立下一个目标,然后再设立无数的小目标来帮助最终大目标的实现。
比如,开会目标、谈话目标、计划目标等。在做事之前,我就会不断审视我的目标的可执行性和合理性。当我到公司的时候,已经将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
因此,我内心从来没有发出过这样的声音,比如“没希望”、“没办法”、“很无奈”等等。每一天小目标的实现已经足以将这些声音打败了。
你必须设法主动确定你的目标,否则你就会变得非常被动,没有办法掌控全局,而且会让一些其他的人和事情搅乱你的心绪。
这和一艘游艇解开了缆绳但却忘了将马达发动起来一样,你会被海风、浪涛,或者是其他船只带到任何地方,随波逐流,直至被海水吞噬。除非有奇迹,不然的话,说什么也是不可能到达对岸的。
确立目标和拉动游艇的引擎一样,可以使你朝着目标前进,也可以让你有更多的力量和勇气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然而,确立目标仅仅是一个开始。除此之外,你还必须将你的目标和你的员工开诚布公地分享,包括你的意图、动机和战略计划等。
只要你确定这个人需要对你的目标有所了解,就可以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你的目标。我就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会议、报告,还是在会谈中,我都会先将自己的期望、目标亮出来。这样做的好处会让你倍感震撼。它不仅将你的目标清晰地展示给员工,而且,你的毫无保留,也会使员工对你更加信任。而员工对老板的忠诚和信任,才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信任和尊重是优秀的领导者都会使出的绝招。当领导者诚恳地将自己的目标告诉员工的时候,员工获得的信息便是:“我信任你,所以我告诉你真实的情况。”它将使员工充分信任你,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的绝对忠诚和他们的卖命工作。信赖别人的同时,也让别人信任我,这就是我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宝。
将你的目标公开,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揣摩。假如你没有告诉员工你的目标,那么他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臆想和猜测。然后再仔细观察你的一言一行,企图从中发现你的目标,但是这种发现的过程很容易走偏。
只有员工对你的目标一清二楚的时候,才能够使其能力和士气得到充分的鼓舞和激励。这么说来,将员工当成“傻瓜”可能更有利。
标所传达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说明,还是领导者的个人勇气和信心。因此,它的力量是巨大的。目标明确,往往会激励员工不断努力和进步,从而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领导的本职就是发现问题,而如何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他们将问题解决,是领导者所要思考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在我看来,主动将你的目标告诉员工,热情地善待每个人,就一定能够实现你的期望。
目标就好像钻石一样:它必须真实才会有价值。不诚恳的目标表白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假如一个人做了不诚恳的目标表白,那么他将会失去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信任。
亲爱的儿子,要记住:善意也可能铺就通往地狱的路。除非你已完全做好了准备,不然的话,这句话很有可能变成真的。必须时刻警醒自己。
爱你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