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2020年4月)
1. 《苹果树上的外婆》
作 者:(奥)洛贝 著,(奥)魏格尔 绘,张桂贞 译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推荐理由:
简单到有些古朴的故事,带给人亲情的震撼却是厚重的。 我们见多了描写父母与孩子之情的文学作品,但祖孙之间那种隔代的温暖汲取很少。《苹果树上的外婆》就是一部描写关于亲情的想象带给孩子动力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很有好处。
内容简介: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令他很伤心。然而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外婆和他一起去游乐场、去套野马、去海上冒险……外婆的打扮很奇怪,裙边下总是露出好笑的白色衬裤花边。她总有些大胆新鲜的主意,就算被警察处罚也不在乎——嘿!这个外婆还真“另类”。
有一天,邻居家搬来了一位新奶奶,她的故事也很奇特,而安迪在两位老人的爱护中懂得了许多许多。《苹果树上的外婆》荣获1965年奥地利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是作者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被翻译介绍到国外最多的一部,已经有了26种语言的版本。历经40余年,
它已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一,受到各国孩子的喜爱。
精彩试读:
安迪满心不高兴地嘟囔:“格哈德的外婆和他一起去坐旋转木马,去‘魔鬼宫’,和他玩他想玩的东西。过圣诞节吋,外婆还给格哈德织厂一顶绒线帽。”
“安迪!”母亲不再摇晃他了,说:“在你的箱子里有三顶帽子,对吧?”
的确,安迪有足够多的帽子:一顶蓝色的旧帽子,原来是约尔格的;一顶红色的旧帽子,是克里斯特尔戴过的;一一顶相当新的白帽:产,是他过生门吋父母给他买的、可是,在商店里买的帽子同奶奶编织的帽子可不一样。
“如果你真的那么喜欢的话,我可以给你织一顶格哈德那样的帽子。”母亲说
安迪摇摇头,他根本不想讣母亲为他编织帽子。母亲有那么多要干的事:早晨六点半,她就离开家,在一家大洗衣店丁作到中午。她必须把沉重的衣物包抬到秤上,再把它抬下来,这是很费力的。可当她回到家后,丁作才真正开始。她得做饭。打扫房间,用吸尘器吸尘,熨衣服,和约尔格一起学习,给贝洛梳毛……确实,她真的没有时间特别为已有一二顶帽子的安迪编织绒线帽。
母亲说:“下星期六下午,我们去游艺场,父亲、你和我。我们…起坐旋转木马。”
安迪没有问答。他知道父母不愿意去游艺场。母亲一坐木、号就头晕,而父亲早期六最喜色做的事就是待在花园里。父亲不赞成去“魔鬼宫”,他说。去过“魔鬼宫”后会做噩梦。他说得没错儿,上次安迪和约尔格逛厂“魔鬼宫”以后,安迪夜里睡不好觉,在梦中简直比在现实中更害怕。可尽管如此,安迪还是想再去一次。
“来!”母亲边站起来边说,“我给你看看外婆的照片。”
他们穿过走廊。走进客厅。放在钢琴上的玻璃相架里,镶着安迪幼儿时的照片,照片里的他惊异地望着周围世界,怀里紧紧搂着一只玩具兔子.母亲从大相册里找出一张照片,把它夹在那个相架中,再摆到钢琴上。
“好了!这样你就有你的外婆了。”母亲把安迪抱到钢琴椅上,把钢琴椅旋高,这跟坐旋转木马一样好玩儿。
“你看外婆,她是不是很和蔼可亲呀?
为了放外婆的照片,不得不把安迪的照片拿出来,安迪对此有点儿不满意,但是他承认外婆看上去很幽默。她头戴一顶用羽毛装饰的帽子,帽下露门出白色小弯鬈发,胳臂上挎着一个大绣花挎包。她穿的是一件旧式长裙,裙边下露出镶着白色花边的裤子。
……
2. 《塔克的郊外》(《时代广场的蟋蟀》续篇)
作 者:(美)塞尔登 著,袁颖 译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推荐理由:
美国学校图书馆推荐年度最佳读物《纽约时报》年度杰出童书。
“国际大奖小说”系列丛书是新蕾出版社为青少年读者倾心奉献的一座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宝库。该丛书中的作品均为获得国际儿童文学知名奖项的优秀佳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格调健康、品位出众,是青少年读者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读“国际大奖小说”,打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体味不同人生。经典文学,陪伴你一生。国际大奖小说——塔克的郊外为系列之一,是著名的纽伯瑞获奖作品《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姊妹篇。
内容简介:
蟋蟀柴斯特放弃了在时代广场声名显赫的生活,回到了郊外的草原。可不久之后,郊外也要被人类开发建设起来了,住在这里的小动物们将失去他们的家园。于是,柴斯特邀请在大城市里见过大世面的塔克老鼠和亨利猫来郊外,请他们出谋划策,拯救草原。和喧嚣杂乱的都市相比,郊外的一切是那样的清新和恬静。怎样才能保护这自然的美景呢?塔克老鼠最终想出了一条妙计,整个草原的小动物们立刻行动起来,投入这让人兴奋的妙计实施中去……
《塔克的郊外》是著名的纽伯瑞获奖作品《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姐妹篇,被《纽约时报》推举为年度杰出童书。
精彩试读:
塔克老鼠无疑又犯了“春困”。
每年临近五月末的时候都是如此。此时,太阳的射程摇摆得足够远,一束明亮的光线能够从时代广场人行道边的排水沟投射进来,游走过地铁里迷宫般的管子、柱子,最终刚好落在塔克居住的那根排水管前面,金光四射。当然,再过个把星期,太阳会迁徙,而这束光线也最终会散落消失在纽约的街头。但是毕竟在这几天里,塔克拥有自己门前的阳光啊——要是你也终年住在时代广场的地铁站里,你就知道这有多么难得了!
还有更让它高兴的事呢!受着这束阳光的温暖,排水管旁的一个小土堆儿里竟然钻出了几缕草叶儿!塔克不知道这些草籽最初是怎么“落户”到这里的,但它们的确在这里生根发芽了——三缕可爱的嫩绿色的叶片从煤灰堆儿里探出头来!塔克把这里叫作它的“花园”,一天两次,它用不知从哪里“淘”来的一只纸杯从地铁墙壁上漏水的管子那儿接了水来“浇花”。但它们不会活得太久,塔克明白,在那束阳光开溜之前,草儿们便早就已经被地铁站那些川流不息的乘客们践踏死了。想到它的草儿们即将不复存在,塔克觉得有点儿悲哀。
但至少今天,它还拥有这“花园”,还能坐在这里享受这缕阳光啊!空气甜美、柔润而清新,那是春天空气里特有的气息——即使是在时代广场的地铁站里,也可以感受得到。然而塔克老鼠“春困”的症状实在不轻,这会儿竟愈发严重了。它不得不决定赶紧回排水管里眯一会儿去,免得就在这里睡着了。它走到空地,正欲拾阶而上,目光却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一对正在扇动着的小小翅膀——就在白利尼家的报摊后面。塔克凝神观察了片刻,回身冲着排水管深处喊道:“亨利,地铁站里有只鸟。”
在墙内几尺深的地方,排水管通向一处比较宽绰的地方,塔克把所有它“淘”来的宝贝都藏在那里。这会儿。亨利猫正躺在那里的一摞儿皱巴巴的报纸上伸着懒腰,半睡半醒地享受着这个美好的下午。“是只鸽子吗?”它问。时不时会有鸽子误闯进地铁站里来,总会徘徊几天才能找到出口。
3. 《一百条裙子》
作 者:(美)埃斯特斯 著,(美)斯洛博德金 绘,袁颖 译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一百条裙子》荣获纽伯德儿童文学奖银奖。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很特别,主人公旺达·佩特罗斯基一直没有正面和我们接触,在作者埃莉诺·埃斯特斯淡淡的叙述里,在对玛蒂埃的细膩的心理描述中旺达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我们追随着玛蒂埃“关切”的目光,她的思想,她的微妙的心路历程,见到了一个真实的旺达,倔强而孤独地存在,有憧憬和美好的愿望,安静,勤劳朴实,爱干净,爱美、聪明、执著、大度的旺达。
内容简介:
旺达·佩特罗斯基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家的女孩。也正是因为她的怪名字和旧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欢捉弄她。直到有一天,旺达突然声称她家里有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她,而且大家都会拿这件事捉弄她,旺达都默默地忍受着。有一天,旺达终于因为受不了这些嘲笑而转学了,她给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条“裙子”。捉弄过她的那些女生发现原来旺达是多么爱她们,而且旺达是一个非常可爱、非常聪明的女孩,于是她们决定写信向她道歉,并且去把她找回来。可是旺达再也不会回来了……旺达到底有没有原谅大家呢?
《一百条裙子》荣获纽伯德儿童文学奖银奖。
精彩试读:
那是九月里晴朗的一天。不,应该已经到十月份了,因为她和佩琪手挽手边唱边走地去上学的时候,佩琪说:“你看,今天这天儿肯定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金秋十月’的天气啦!”
玛蒂埃之所以能记起这些,是因为后来在那天发生的事情让人觉得那天并不是晴朗的一天,虽然那天的天气一点儿变化都没有。
当她们俩从绿树成荫的奥利弗大街走出来拐进枫树大街的时候,她俩全都眯缝着眼睛。因为此刻早上的阳光正强,很是晃眼。此外,晃眼的还有前面那五六个女孩子身上的颜色。她们的针织衫、夹克、裙子,有蓝色的、金色的、红色的,宛如明亮的玻璃一样反射着太阳光,其中那件鲜红色的特别抢眼。
风,清新爽洁,吹得她们的T恤窸窣作响,把她们的发梢直吹到眼睛里去。女孩子们全都在大声地叫着闹着,每个人都试图用比别人更高的嗓音说话。玛蒂埃和佩琪也加入进来,融人那些笑声中,融进她们的对话中。
“你好,佩琪!你好,玛蒂埃!”她们热情地跟她俩打着招呼,“你们看塞西莉!”
她们一起高声谈论着的正是塞西莉穿的那条新裙子——一条鲜红色的裙子,还有与它配套的帽子和短袜。那是一条鲜亮的新裙子,美丽极了。每个人都很眼馋,都很羡慕塞西莉。一直以来,苗条的塞西莉都在练习跳芭蕾,而且穿的衣服总是比别人的别致。她把她的黑缎子书包和那双名贵的白色缎面芭蕾舞鞋一起搭在肩上——今天她要上芭蕾课。
玛蒂埃坐在花岗岩的便道上系着鞋带,同时愉快地听着伙伴们的谈话。今天大家看上去都特别高兴,也许就因为今天是晴朗的一天吧,一切都如此灿烂!接下来的那段路上,阳光闪耀,给海湾蓝色的水面镀上了一层亮亮的银色。玛蒂埃捡起了一块碎镜子,在房子上、树上、电线杆上反射出一小束带着七彩光环的光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旺达和她的哥哥杰克走了过来。他们并不经常一起去上学。杰克总是很早到校,因为他得给学校的门卫老希尼先生打下手,烧锅炉、扫落叶或是在学校开门前干些杂活儿。今天他肯定是晚了。
4. 《蓝色的海豚岛》
作 者:(美)奥台尔 著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推荐理由:
是一部情节跌宕的“女孩版”《鲁滨孙漂流记》。
畅销全球,仅美国本土销量即600多万册。
美国儿童文学协会评选的“1776年以来最伟大的10部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内容简介:
太平洋中有一个岛屿,形状像一条侧躺的海豚。岛的周围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獭在嬉戏,有海象在争雄,有野狗在决斗……以前,在这个岛上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受到捕猎海獭的阿留申人的杀害,后来离开这个岛到东方去居住。他们离开时,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娜。她在岛上孤零零地生活了十八年,等待援救的船只到来。她独自修建住所,制造武器和捕鱼用具,与野狗斗争,历尽艰险才得以生存下来。
精彩试读:
阿留申人驾船来到我们岛那天的情形我还记得。起初那船浮在海面上像一个小小的贝壳,后来渐渐变大,像一只收起翅膀的海鸥。最后在初升的太阳中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原来是一艘挂着两张红帆的红船。
我和弟弟来到峡谷口上,这条峡谷蜿蜒而下,一直伸展到一个名叫珊瑚湾的小海湾。那里春天生长许多块根植物,我们正是去采集这种野菜的。
我弟弟拉莫还是个小孩儿,只有我一半大,我当时才十二岁。对那些活过许多岁月的人来讲,他真是小得可以。他手快脚快,像只蟋蟀,兴奋起来也正好跟蟋蟀一样愚蠢。正因为这个缘故,为了让他多帮我采集一些野菜,不要到处乱跑,我对我看到的贝壳或是收起翅膀的海鸥,都闭口不说。
我用削尖的木棍在灌木丛中挖个不停,好像海上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似的。即使当我确定那只海鸥原来是一艘挂着两张红帆的大船时,我也没有吭声。
可是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很少瞒得过拉莫的眼睛。他有一双黑得像蜥蜴一样的眼睛,很大很大,而且跟蜥蜴的眼睛一模一样,有时候看上去睡眼蒙咙,其实这正是它看东西看得最清楚的时候。拉莫的眼睛现在正是这样,半睁半闭,跟一只蜥蜴躺在石头上,正准备弹出舌头去捕捉苍蝇时完全相像。
“大海那样平静,”拉莫说,“就像一块光滑的石头,没有半点裂缝。”
我弟弟总喜欢把一样东西故意说成是另一样东西。
“大海不是没有裂缝的石头,”我说,“它现在不过是一片没有波浪的水。”
“在我看来它是一块蓝色的石头,”他说,“在它很远很远的边上是一朵小小的云,身子坐在石头上。”
“一朵云不会坐在石头上。不管石头是蓝色的,黑色的,还是别的什么颜色。”
“这朵云就是坐在石头上嘛。”
“云也不会坐在海上,”我说,“海豚坐在海上,海鸥、鸬鹚、海獭和鲸鱼也坐在海上,就是云不坐在海上。”
“那说不定是一条鲸鱼。”
拉莫来了个金鸡独立,接着换了一只脚,还是金鸡独立在那里,看着船渐渐驶近。他不知道那是一艘船,他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船呢。我也从来没有见过船,不过我知道船的样子,因为我听别人说过。
……
5. 《风之王》
作 者:(美)亨利 著,赵永芬 译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推荐理由:
它拥有高中的血统,却阴错阳差,虽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
他出身卑微,虽然心中充满了爱和豪情壮志,却有口难言。
只为一句庄严的许诺,他和它不离不弃,卧薪尝胆,终于等到了辉煌的那一天……
这部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在今天读来,仍能带给读者一种力量,一种震撼。该书荣获194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内容简介:
这是发生在两百多年前的一个传奇。迅疾如风的阿拉伯骏马“闪”是摩洛哥王国皇家马厩的宠儿,意外的机遇使它来到法国。又辗转到英国。然而命运一再捉弄它,一匹骏马埋没于嘈杂的市井之中,而这一切都没能改变“闪”高贵的血统,在不断的抗争中,它最终成就了英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赛马品种。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哑巴男孩阿格巴在“闪”出生时许下诺言:“我的名字叫阿格巴。巴和爸的发音差不多,我就是你的爸爸,闪,等你长大了,大家都会对你鞠躬,你会成为风之王。我保证。”为了这庄类的许诺,他和“闪”亲如父子,不离不弃,互相支撑,终于等到了辉煌的一刻。
这部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在今天读来,仍能带给读者一种力量,一种震撼。该书荣获194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精彩试读:
位于非洲西北的一块土地,也就是摩洛哥这个国家,一名手拿扫把的马童正站在皇家马房宽大的院子里,等待着黄昏的来临。
他整天都没吃东西,即使是塞在缠头巾里的枣子,或是从王宫高墙上掉进马厩院子里的那些巨大的紫葡萄也没尝一口,他更尽量不去嗅那成熟的石榴散发的浓郁而强烈的芳香。原来,现在是神圣的斋戒月,虔诚的回教徒每天从日出以前的黎明到日落都不吃不喝,一直到日落以后才进食。
这个名叫阿格巴的男孩自己倒不在乎禁食,那是他信仰的宗教的一部分,可是当马夫总管阿奇先生命令马儿也得遵从斋戒的规定,既没的吃、也没的喝的时候,阿格巴黑色的眼睛里隐含着怒气。
“这是国王的命令!”总管对所有的马童如此宣布道。阿格巴表示不满时,脑袋瓜儿立刻被他打了一下。
国王的马厩里有一万两千匹马,阿格巴负责其中的十匹。他喂它们东西吃,给它们水喝,替它们刷洗身子,清理它们的马房。最好的是,他可以把十匹马一起牵到院子里去活动。
在十匹马当中,阿格巴特别钟爱一匹红棕色的母马。它快如羚羊,眼睛始终细细地研究他做的每一件事。其他九匹马,他顶多牵到普通的水槽喝水,可是对待这匹他心爱的红棕色母马,他总是从老远的王宫大门外一处纯净的泉水装满满一壶水回来。然后,他会捧着水壶,给那母马喝个痛快。喝水的时候,它的眼睫毛轻轻拂过他的手指。等它喝得心满意足了,它会良久地凝视他,同时冷冷的泉水慢慢从它的口络滴到他的手上。
这会儿让阿格巴牵肠挂肚的,正是这匹母马,于是他只好用工作来打发日落之前的这段时间。院子已经打扫干净,可是阿格巴仍然挥动他的棕榈叶扫帚,仿佛要把他所有的心思扫成一堆,好让风给带走似的。
最后他总算把扫帚挂在一只铁钩上,就挂在一排没完没了的扫帚旁边,这才走向那匹母马。它的马房门是关着的,这样苜蓿芳香的味道才不会飘了进去,刺激到它的胃口。他发现它侧躺着睡了,它的腹部因为就快要出生的小马而胀得圆鼓鼓的。阿格巴注意到禁食已经让母马元气大伤,他可以从马儿深陷的眼窝和全身凹凸不平的毛皮看出来,他胸中不由得感觉沉沉的。
可是禁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是斋戒月的最后一天,而且即使是现在,那夕阳依然从院子边缘灰绿色的橄榄树后面继续往下掉呢。
到处都没有一点点声响,老远的王官内如此,马厩这边马童们居住的地方也是如此。整个世界似乎都在屏气凝神地等待黄昏降临。昆虫与鸟雀的声音渐渐划破寂静。黄昏中癞蛤蟆鼓动着它们的低音管唱得热闹。蟋蟀的唧唧声。鸽子的咕咕叫。远方深山中一头土狼开始发出奸笑。眼看着时候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