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古华中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文摘.中学生挫折教育的边界
发布日期:2022-10-08 09:11:53   发布人:古华中学   

文摘: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边界

何为挫折教育:挫折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或焦躁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在实现既定目标或任务中遭遇坎坷或阻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内心产生的紧张、不安、恐慌、逃避甚至攻击等情绪反应。所谓中学生挫折教育,是教育者依据社会要求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或创设挫折情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进而战胜挫折,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学生挫折教育缘何需要边界:  中学生挫折教育之所以有其界限,是由中学生这一群体的独特性所决定的。没有边界的中学生挫折教育将会“失度”,出现“过之”与“不及”的窘境,是盲目的、碎片化的、脆弱的、不完整的教育。

如何把握中学生挫折教育的边界:1. 在教育理念上,要宽严适度,忌“越位”和“缺位”的偏狭意识。理念是行动的向导。科学、合理和公允的思想理念是中小学生挫折教育良性运转并卓有成效的思想保障。2. 在教育行动中,要恰如其分,确保挫折教育落地生根。挫折教育落实不到位是中学生挫折教育“失度”的重要表现。无论是挫折教育供给过剩的逾越,还是供给不足的滞后,均不利于挫折教育的有序推进,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坚持和自觉践行“适度”的挫折教育,强化恰如其分的挫折教育实践活动。

摘自:中学生挫折教育的边界  冯永刚    《班主任》2021年第11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曙光路89号   电话:021-57180970
网站访问量:1088182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