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古华中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基于数据 精准定位 整体规划 ——奉贤区七年级数学教育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1-03-11 11:50:57   发布人:古华中学   


3月9日下午,初中数学七年级教学研讨活动在古华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袁晓婷老师主持,全区七年级数学教师参加。

活动分为课堂教学交流和主题交流两个环节。课堂教学环节,古华中学教师李静和奉城二中教师王金凤分别执教《基于前测的实数单元复习》和《13.1 邻补角、对顶角》 。

李静老师的复习课引导学生关注了知识点的关联与衔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发散思维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李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纠错和多种变式题加深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还巧妙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巩固学生知识;授课过程中,李老师耐心听取学生解题思路,课堂节奏张弛有度。

王金凤老师则以上海轨交图引出课题,充分关注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王老师自然的教态、规范的语言表达,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精心设计学习单,引导学生感悟邻补角的特征,归纳邻补角的性质,同时让学生类比邻补角的研究过程,研究对顶角,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王老师关注三种数学语言之间的互译,尺规作图的规范,为几何单元起始课、几何入门课做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评课环节,两位老师就备课的过程和思考以及困惑进行交流,区内其他老师也对两堂课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设计,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研讨氛围热烈。

随后,南桥中学詹晨老师和教育学院刘亚梅老师分别就《基于单元视角下“相交线平行线”教材解读》和《“小”数据,也有“大”能量》进行交流。詹晨老师将各阶段教材中的几何知识进行梳理和对基本图形的挖掘,清晰直观地展示了各个学段年级前后知识的关联性(截一张ppt里关于小学到高中的图);同时建议教师通过加入数学史的资料或故事,让学生丰富数学史、活跃课堂气氛。刘亚梅老师通过挖掘作业和测试中的一些小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她介绍了关于增值评价的五种模型,通过改变评价的方式,进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最后,由教研员袁晓婷老师作总结发言,对研讨课和主题交流给出了肯定和建设性的意见,希望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几何教学中引入数学史;注重基本图形的积累和识别;规范语言,特别是几何教学中注重尺规作图和三种语言的规范使用;重视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渗透几何思维,注重“由因导果”“执果索因”全面分析问题。同时要把握知识间的前后关联,给学生创造学习资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撰稿:李静、陈冉 摄影:陈强  审稿:杨莲花)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曙光路89号   电话:021-57180970
网站访问量:1088182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