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2021年04月)
1. 《青春》
作 者:韩寒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
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青春》就是韩寒的悲悯之心。2014新版恢复五篇曾经被删的杂文,未删节定本,“青春”终于整装再出发!
本书是韩寒杂文四部曲《杂的文》《可爱的洪水猛兽》《青春》《我所理解的生活》中的第三部,也是十分畅销的一部。收录韩寒2011年的53篇杂文,含仅有两次公开演讲的演讲稿,以及部分从未在任何载体上发表过的文章。
本书主打篇目《青春》,讲述了一个月薪1200元、生活在魔都上海郊区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绝望。他和那些富士康员工们的绝望构成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缩影。这篇文章在两岸三地华人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让大家开始反思“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这个话题。
是年仅29岁的韩寒,已经越来越被拿来与鲁迅相提并论,他的杂文总是畅快淋漓。过去几年中,反家乐福抵制法国货、燃油税上涨、荆州挟尸要价等大事件,韩寒的声音已不可或缺。他所作出的经典论断、机敏锐利文字,早已在各种媒介广泛流传。甚至如今每当遇到公众事件,大家总习惯说:“等等,先听听韩老师怎么看。”
《青春》繁体中文版畅销台湾;英文版以《这一代》为名,由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出版。现已售出10种语言版权。
内容简介:
韩寒畅销杂文集《青春》,至今销售已逾200万册!全书收2009-2011年创作的杂文59篇。特别收录韩寒对于中国年内重大活动和事件的精辟言论,畅谈自我的叛逆与期许。含名篇《青春》《倒钩案》《荆州挟尸要价》《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等。同时也收录韩寒在最近一年里的赛车、创作动态,以及生活真实记录,如《必须竖中指》《生活像跳楼一样往下延续》等随笔。作为一位率性敢言的年轻人,韩寒保有真诚,所思所写出于平凡生活的体会,尤其在《青春》一篇中娓娓道出疼惜同辈年轻人的心。
万千世事,且看未满三十岁的无忌“寒言”:
《青春:青春》:“这些年轻人都是无解的,多么可悲的事情,本该在心中的热血,它涂在地上。”
《青春:他人的生活》:“屁民们需要的只是正义和权益而已,从来不是公正和权利。屁民们只是觉得,以前你吃肉,我们吃骨头,我们已经很满足。但现在怎么连骨头都不剩了呢? 那当然,主人养狗了嘛。但是,当真的掉下一些骨渣来时,又变成了屁民互掐。”
《青春:建国大业》:“我很喜欢小孩子,我可能无法遵守计划生育,更无法接受计生委的人碰我的女人,所以,如果说我不小心多生了孩子,我就不会是这个国家的国籍了。”
试读:
我有一个朋友,毕业之前虽然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但积极健康。毕业以后去找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给别人加工东西,一个月赚一千五百块。时常加班,有时候有加班工资,有时候没有,合起来一个月能赚两千。他家在二十公里外,买了辆电瓶车,每天早出晚归,刚刚结婚,买不起房子。好在农村当时盖了三层楼,他们把一层和二层都租给了外地来打工的人,每间两百多,一共租出去六间,一个月可以补贴一千五。这些外来打工的人往往一个家庭三个人住一间,每个人的收入是八百多,靠步行和骑车在附近的工厂里上班。附近的工厂是比加工业污染更大的化工业,是当时我们镇招商引资过来的,大部分都倒闭了,没倒闭的略有盈余,但是一旦治理污染,可能就亏损了,一亏损就没办法交税和拉动GDP了,所以政府也不能管。被这些厂污染的河流穿过我家门前,我老家的村里几乎每个农民住宅都住了超过二十个外来务工者。这些农民住宅的房东一般都有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类似我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我朋友觉得自己混得还算不错,至少娶到了老婆,但每个月的钱差不多都用于基本生存,什么大件都买不了。如果想要换个工作或者自己出去闯闯又不敢,一方面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没有社会保障,一方面如果断了一个月的收入,生活就没有办法继续了。他们想去镇上买房子,把自己的户口变成城镇户口,这样以后对小孩子比较好,但是上海郊区镇上的房子一套至少要五十万,他要不吃不喝工作二十五年才可以,而且还是毛坯房,要装修好还得再饿五年。
他的隔壁邻居,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刚大学毕业,工资比我第一个朋友要高一点,但女方要求也高,一定要在市里有一套房子才能结婚。一套市区二手的老公房至少需要两百万,我的朋友需要工作六十年,或者他们家的房子出租给八户外地打工人家,出租一百年才能买得起市里的房子。于是他们唯一的期盼就是动迁,就算政府五十万拆了他们的房子,五百万把这块地卖出去都无所谓,至少五十万可以付清市区里那套房子的首付,以后的再说,老婆好歹可以娶进门。至于房子拆了以后父母住哪里,这的确是个问题,也许可以三百元租其他农宅的一间大一点的房间过渡几年再说。我的第一个朋友以前的工作是三班倒,工厂太远,身体出了问题,辞职才换了现在的工作,期盼着少加班和加薪,老板表示明年可以加一百块,后年再加一百块。他上个礼拜告诉我,他的父亲可能要去海外给别人做泥水匠,出去三年就可以赚二十万。我问他,那你怎么打算?他说就这样,还能怎么样。他的母亲在给人拧电灯泡,八百块一个月。这个上海郊区的家庭,孩子二十多岁,生活都能望见五十多岁的自己,而五十多岁的父亲,还要去海外打工。至于那些外地打工者,他们虽然觉得讨厌,把周边工厂的工作额度都挤了,而且还把工资挤压到几百块一个月,整个村里外地人本地人的比例都超过了10∶1,但是又不得不依靠他们,因为他们租了他们的房子,一年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万多的收入。
2. 《光荣日》
作 者:韩寒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七个青年一段怪诞离奇的支教之旅,字里行间贯穿韩寒特有的幽默、讽刺和天马行空。
这个故事在2013年改变成同名话剧,引发不小的观剧热潮。
这一版《光荣日》进行了细致修订,以更加精美的装帧奉献给读者。
内容简介:
韩寒首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一部讽刺意味很浓的小说。
七个青年人,大麦、王智、万和平、石山、洪中、米旗、娄梯,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分配,不想进外企,不想当白领,而是学古代的竹林七贤,来到山村“和平凤凰”。他们自愿到村小学支教,同时运用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研究枪支炸药,盖房种菜,还收留了被称为“精神病”的歌手哈蕾,三陪女麦片,年迈的植物学研究员刘小力以及他两条腿的狗,这些看似不正常的一群人,建立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离奇世界,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看似荒诞不经,却有着种种思考。随着故事的深入,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未来。
试读:
三年以前,再以前,当时改革春风吹满地,腐败分子撒一地。大麦所在的是一个小地方,两省交界,在管理上经常出问题。通常两个省的事,都不省事。小地方叫孔雀。本来那里叫凤凰,隔三差五地有背着巨大旅行包、操着鸟语的老外到镇政府值班办公室要求看一看沈从文的老家。
那时候那拨人还在上学,一次看见一个插着美国国旗的老外,大包上写了一个英文,是WALK,还有一句中文。到了中国,入乡随俗,老外觉得一定要有中文的翻译才显得亲切。很明显,这个老外的第一站是北京,而且找的街头翻译也不是善类,因为包上的中文标着:去你的。
老外去过很多地方,因为他的衣服上写了不少字,有“天津欢迎你”、“你到河北了”和“打倒美帝国主义”、“你的毛真黄”。
老外到了值班办公室后说,听说凤凰很美,请你告诉我很美的地方在什么地方。
当然,是英语。值班的方老头已经能说英语了,一方面来的老外很多,另外一方面,镇政府发文规定,为了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必须每个人都要会说英语。办公室一共那么几个人,大家都认识,结果都没练。但是为了执行政策,后来改成,每个人必须接受二十个课时以内的英语培训。为了不占用时间,大家都自发改成打麻将带着一个英语老师。英语老师打一张一条,然后说:look,bird。
然后下家马上摊出两条和三条说:eat。
他把一条收进来以后,斗了一个红中,说:China。
但是包括英语老师在内的人都不知道发财怎么说,后来同桌的镇长说:我没学过,但是我经常看美国的片子,我觉得里面有个词,和这个“发”挺像的,就是fuck。fuck是什么意思?我看,就fuck好了,刘秘书,你觉得呢?
大家一直说,镇长有语感。镇长打牌有个习惯,很喜欢留着发财,留着留着,很多局牌都等着发财就能和。大家到了局尾就故意打发财,镇长很开心,连声叫唤:好好,fuck好,我就欠fuck。
鸟语流行了两个月,大家全部忘却,只有看门的方老头学得特别认真。原因是老头是新来的,谁都不认识。中国的政策:没有关系,只能贯彻。
方老头用英语告诉老外见到你很高兴。这里不是凤凰,这里没有风景。
老外说:我见到你也很高兴。请你告诉我凤凰怎么走?
老头说:我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但是,凤凰在湖南。
3. 《零下一度》
作 者:韩寒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
“《零下一度》收录了以前我的一些稚作,大多是读初二时写的。有人说我写起文章来倚马千言,那未免太大看我或太小看马了。”
“这里还有一些我珍藏着舍不得给人的文章。**部分文章有点老奸巨猾的味道;第二部分一些评论性杂文开始变得小奸微猾,文字略有严肃;第三部分小说,本想板下脸玩深沉,不幸被深沉玩。”
新版《零下一度》收录少年韩寒《杯中窥人》《穿着棉袄洗澡》《头发》《书店》《傻子》《小镇生活》等全部名篇。这些十几年前的文章,今天读来,依然能秒杀高考满分作文。
内容简介:
《零下一度》是韩寒早期随笔、杂文和短篇小说的合集,也是韩寒继《三重门》之后推出的第二部作品。这些作品,有的回忆童年,有的记述校园生活,还有的是读书笔记,反映了十八岁韩寒的人生视野和感悟。文风机智泼辣,语言幽默、诙谐,充满奇特想象。这一版《零下一度》囊括作者青春期全部优秀随笔、杂文与短篇小说作品,《杯中窥人》《穿着棉袄洗澡》《头发》《书店》《傻子》《小镇生活》等名篇全部收入,堪称精良定本。
试读:
1. 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二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此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一边有两个人而一边只有一个人,便跟着那两个人一起说。可见人多且振振有词的那一方不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许多是冲着哪里人多去的。(P47)
2. 我始终自私地认为,快乐是不能分享的,痛苦是不能分担的。(P55)
3. 中国的市井小民就是如此,容得下麻将却容不下足球场。(P62)
4. 中国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P29)
5.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P37)
6. 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份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P38)
7. 我们最终需要的人才是专长于一类的,当然我们也要有各科的基础,不能从小学一年级就专攻什么,为直达目的扔掉一切,这就仿佛准备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但也不能穿了棉袄洗澡。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在洗澡。(P39)
8. “远方”这个概念是相对的,现实的人往往把相对于自己的居所而言的另一个城市称为远方。于是,我们看多了诸如从一个城市逃到另一个城市的小说,那叫逃向远方,管他两个城市相距多远,哪怕坐火车过去票价都超不过五块钱。我一向认为,这些人没有远方概念,就算是上趟厕所也够去一回远方。另一种人是不现实的,从南沙群岛到漠河不能算去远方,但从漠河到赤塔就算去一趟远方了。这类人的远方概念是以国家而论的,在国境线上跳一个来回就算是打远方回来了。(P88)
9. 《圣经?所罗门之歌》中说:“如果有人想用自己所有的家产换取别人的爱情,那必定受鄙夷。”《圣经》显然过于神圣了,其实上面的情况不仅不应受鄙夷,还应受表扬。真正要鄙夷的应该是想用自己的“爱情”换取别人所有家产的人。(P35)
10. 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因为有些博士其实见识没有多少长进,只是学会了怎么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写得鬼都看不懂。
4. 《他的国》
作 者:韩寒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
韩寒经典作品,历史版本销量超过百万册。
作家韩寒电影梦的起点,成就今天《后会无期》导演韩寒。小说的电影改编版权被香港导演关锦鹏收入囊中,同名电影筹备中。
全新设计,超值触感,一旦拥有,爱不释手。极简风格,此后市场上的终极单行本。
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册子,太多影射,纯情,并且爆笑,还有燃烧的希望。韩寒构建他的国,这里没有正义,没有爱情。他们都有他的国,在那个国里,人人生而平等,而不是死而平等,正义会得到彰显,黑暗会过去,光明会到来。他们都怀揣着梦想,但都遭遇挫败。韩寒说,‘他的国’在这个世界里不存在,但我觉得只要有梦想的人还在这个世界里,那真正的爱就始终还在。”“你会发光,你应该飞在我的前面。”
内容简介:
主人公叫左小龙,是个年轻人,他有一辆自己存钱买的新摩托车,有属于自己的平静的小镇生活。读者通过左小龙骑着摩托车四处游荡,认识了他的朋友大帅,认识了从在学校起就爱上他的纯情少女泥巴,以及小镇中当街高声播放黄色歌曲的杂货店主。左小龙试图用自己的摩托车声盖过那黄色歌曲声,但他失败了,摩托车爆缸了,左小龙被迫去修他修不起的摩托车,去找他可找可不找的工作。而故事便从这里开始讲起。“《他的国》讲的是一个关于他的国的故事。我不想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国,我是最讨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这句话的,它可以套任何的名词,而且没有任何意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你大爷。事实上,有些人的心里就是没有很多东西,哪怕是穿过内心的深处挖到肝里也没有。”这是韩寒本人对这部作品的评价。
试读:
左小龙骑着他的摩托车绕着亭林镇开了三圈,因为这个下午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昨天他听说燃油将要涨价,便在加油站加满了汽油,今天一看,涨价的是柴油,心情就有些郁闷。他首先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不应该去贪图这些小便宜,这不是他的性格,但是最郁闷的是,既然决定义无反顾地去贪了,结果却是一如既往地没有贪着。
这个下午阳光高照。一切春天的感觉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人总是在冬天想得比较多。这部摩托车是左小龙新买来的,花费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积蓄。这意味着不能摔车,因为没钱维修。但是左小龙从骑摩托车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摔过,他天生有强大的平衡能力,除了利弊轻重和人际往来经常平衡不好外,摩托车和自行车他从来都能完美平衡。但是自行车对他来说太慢了,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开摩托,风雨无阻有事没事都要骑,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部摩托车只开了一年,是因为到里程数报废了,折算下来等于绕了地球好几圈。
他是那么喜欢摩托车,因为他觉得那是男人力量的延伸。我相信如果枪支开放,他一定拥有一支。因为那同样是力量的延伸。可惜的是,不仅枪支不开放,连摩托车都禁了。
这春天的气息浓郁得让摩托车引擎的空燃比都发生了变化。左小龙想找个地方去调整一下他的摩托车,因为没有以前快了。亭林镇是个很小的地方,很迷你--反正就是迷你,不能迷我,所以当地的有为青年都去了大城市,剩下的皆是阿猫阿狗们,不大气,不成大气候。
但左小龙觉得,他不能接受大城市。大城市虽然大,但容不下一部摩托车,小地方虽然小,但可以让你随意停。他发现路边新开了一个修车铺,开进去后缓慢放下支脚,环看四周。左手边有一个扳手,长三分米。正对着是一扇窗,窗外是他们的中央院子,院子外面放着柴油桶,可以爬上去然后翻出这个房子,右手边是清洗化油器的汽油,一米外有一包烟和打火机,打火机是有用的,因为桌子上还有个烟屁股。地上插着插座正在烧水,水会在两分钟后开。
左小龙暗自想,这环境真是太容易防身了。如果从屋子里出来的是他的仇人,在仇人抄家伙前,他可以有扳手防身;如果敌人的家伙比自己的家伙长,拿水炉砸过去,敌人肯定够呛;屋里的人被制服以后,如果外面涌来敌人的帮手,则可以用打火机点燃化油器边的汽油,用扳手砸开窗,跳出去时再一蹬柴油桶,柴油桶倒地,自己则可以翻出围墙顺利脱身。
真是很安全,在这里没人可以暗算我。左小龙暗想。
突然间背后一只手拍在左小龙的肩膀上,左小龙吓了一大跳,摩托车都差点没扶住。背后的人说道:修摩托车啊。
左小龙差点被自己分泌的肾上腺素呛到。他镇定了一下道:嗯,调整一下。这个摩托车有点慢了,我觉得是空燃比有问题。
修理工把摩托车推进了屋子,发动以后闻了闻味道,说:没问题啊。我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