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古华中学专家指导团导师郑百易、缪亚男、汪瑾华、徐炜蓉、曹嵘等学科专家来到学校,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命科学、科学等学科进行教学指导,各学科老师和专家们进行了深度研讨和交流。
普陀区语文教研员缪亚男老师就关于“2021届初三冲刺阶段如何开展文言文复习”进行指导,缪老师非常细致入微地对最后阶段课内文言诗文复习,确定了复习的总量,也确定了21首古诗和26篇文言文复习的序。给予老师们有序有重点有目的的复习指导。
普陀区数学教研员徐炜蓉老师就《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制作说明》进行指导,主要针对初三两轮复习中选题存在的困难及如何减轻教师负担等方面,指导老师们在空中课堂资源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同时希望在过程中培养青年教师分析能力。此外,针对网课中老师们使用的PPT,徐老师从知识梳理、保留知识、补充知识模块、教师讲解等方面层层分析,指导老师们找到思路,把整节课进行调整,供教师用。同时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特别在教学过程中,让青年教师的队伍得到进一步提高。
普陀区英语教研员汪瑾华老师就中考英语试卷第80题回答问题和新中考口语测试对我校全体英语教师作了指导。首先,她以2017--2020年的中考题80题举例,就怎样指导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提出了建议。整体理解文章,去领悟文章的主旨,寓意和隐含的价值观等;基于文章的提示和线索作出合理的推测和判断并注意上下文的逻辑性。平时课堂训练要注意培训学生的阅读技能,逻辑思维和语言技能。关于口语测试的复述题,要教会学生对文章进行几个方面的预判,和依据不同体裁的文章做相应的笔记。
普陀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研室主任郑百易,给物理组全体教师作了检测性物理课时作业的设计与反馈的讲座。郑老师从检测性物理作业不等同课时作业谈起,给我们就检测性物理作业如何设计,需要考虑哪些方面以及检测性物理作业属性表的各个方面作了详实、细致的指导。同时建议我们将检测性物理课时作业改为检测性物理周时或小单元的作业,可以通过题目改编课时练习,在练习中展现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挖掘学生的思维问题,反馈课堂教学问题等等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不知不觉中,近2个小时的培训一晃而过,成老师的讲座干货满满,与我们的教学一线紧密联系,让我们老师对检测性作业设计有了新的启发与收获,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检测性作业对促进教学的意义与设计方法。
综合学科(地理、生命科学、科学学科)教研组的老师聆听了普陀区地理教研员曹嵘老师的讲座。曹老师首先从跨学科案例分析考什么、怎么考说起,中考改革要求初中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地理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对生产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以不同的学科视角审视问题,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由真实情境(代入型情境和学术情境等)引出系列问题。接着曹老师从“现如何”的角度建议我们细致分析二模测试,把自己学校的质量分析与区里的做比较,发现问题,精准施策。最后,从中考前的几周“怎么教”的角度作了详细的指导,建议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上,建议先有思路再落笔写。
通过本次专家团队的精准指导,各学科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整体规划,精选习题;教会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注重过程的分析和逻辑性的表达,提炼学科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各备课组表示将深入研究,精准施策,冲刺中考,提升学生学业质量。(供稿稿:王卫英 李彩华 王欢英 陈正大 顾美华 摄影:俞纯 审稿:殷铭 )